|
淮河流域食品行業清潔生產情況时间:2006-11-16 【转载】 阅读 發布日期:2006-06-16 一、淮河流域食品行業現狀 據不完全統計,2003年淮河流域具有一定規模的食品與發酵企業258家,扣除當年關停并轉31家,尚有227家,主要行業為酒精、白酒、啤酒、檸檬酸、味精、淀粉、乳制品、豆制品、屠宰及肉蛋類等。2003年淮河流域主要食品與發酵企業完成工業產值212.45億元。 1997年原國家計劃委員會、中國輕工總會為了推動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工作,制定了《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政策》。為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益,便于實現綜合利用產品的經濟規模,從而達到節能、降耗、增效、減污的目的,“技術政策”規定了食品與發酵工業主要行業經濟規模。同時,原中國輕工總會于1997年、1999年分別發布的“釀酒工業環境保護行業政策、技術政策和污染防治對策”、“發酵工業環境保護行業政策、技術政策和污染防治對策”也都提出了與此基本一致的食品與發酵工業主要行業經濟規模。淮河流域現有的食品與發酵工業企業,有相當部分的經濟規模不符合國家、行業制定的政策,特別是其中60%的酒精企業、21%的啤酒企業年產量均在萬噸以下,合計產量分別僅占淮河流域相應產品總產量的11%和3%;而62%的白酒企業、28%的淀粉企業、20%的味精企業年產量均在千噸以下,其合計產量僅占淮河流域相應產品總產量的8%、0.5%和0.1%。這些企業多數設計規模偏小且經營效益不佳,給資源綜合利用與廢水治理的工程實施、設備選型與改造、節能降耗主要技術指標的完成帶來很大的困難。 為了更客觀地了解食品與發酵企業狀況,我們考察了淮河流域15家食品與發酵企業的清潔生產情況。可以看出,通常食品與發酵企業達到一定的經濟規模,就會有較好的銷售收入與利潤總額。就生產噸產品能耗而言,大多數調研企業處在較為先進的水平。大型發酵企業一般固定資產總值高,職工人數多,銷售收入高,但生產負荷低;年產量數萬噸或十幾萬噸的啤酒生產企業多服務于當地消費人群,但是或低贏利或虧損;老牌白酒企業利潤總額相對較高;大、中型非發酵食品企業盈利水平較高。這15家企業中有兩家曾經通過清潔生產審計。 淮河流域食品與發酵企業推行清潔生產的潛力很大,主要表現在:1)相當部分企業尚未采用理想的節水節能生產工藝,突出的是白酒行業,其次是酒精、味精行業;2)白酒、酒精、啤酒行業較多企業只是將廢渣直接銷售作飼料,深度利用不夠,以至于經濟與飼養價值不高;3)有相當部分企業至今尚未有推行清潔生產的打算;4)上世紀90年代初期實施過清潔生產企業的清潔生產工作基礎較好,但是所采用的部分技術與方法已經落后,大多數現階段并未進行技術指標核算與經濟分析;5)非發酵食品加工廢水排放濃度相對較低,因此非發酵食品加工企業與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對這類企業清潔生產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忽略了對農產品資源利用率提高以及能源節省。但是由于這類企業數量多,尤其是小企業眾多,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6)生產工藝和技術路線的先進程度與清潔生產水平直接相關,大型企業問題較少,中、小型企業則存在問題較多,亟待解決。 二、主要污染物名稱與排放量 食品與發酵工業對環境的污染以生產廢水和廢渣為主。廢渣主要來自:原料處理后剩下的固體廢料,如大米渣、麥糟、水果渣、淀粉渣、禽肉下腳料;分離與提取主要產品后的各種廢母液與廢糟,如糧薯酒精糟、白酒糟、味精發酵廢母液、檸檬酸發酵渣等。廢水主要源自加工和生產過程中的清洗水、冷凝水,冷卻水以及高濃工藝廢水。 對258家淮河流域具有一定規模的食品與發酵企業污染物名稱、污染負荷、廢水排放量統計結果表明,2003年排放廢水總量達1.39億m3,其中高中濃度有機廢水分別為1378萬m3、4077萬m3,低濃度廢水為8468萬m3,年排放廢水、高中濃度有機廢水、COD(化學需氧量)總量分別占當年全國食品與發酵行業的3%、3.1%、4%。淮河流域食品與發酵工業排放的高濃度有機廢水,主要是由酒精、白酒、味精、檸檬酸、淀粉行業排出,這些行業排出的COD,占整個流域食品與發酵工業的74%。還應指出的是,淮河流域食品與發酵還排放低濃度(無污染)廢水8468萬m3,主要是工藝冷卻水,是可以回收重復利用的。 三、污染治理方式、排污方式、工藝、設備 經分析測定,食品與發酵工業廢渣水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糖類及多種微量元素,是生產蛋白飼料的理想原料,也可厭氧發酵生產沼氣。更重要的是,廢渣水在生產飼料和沼氣的同時,能不同程度地降低污染負荷,給進一步的廢水治理(好氧處理)帶來方便。 1.酒精行業 酒精生產工藝流程主要污染源是酒精糟。酒精行業的綜合利用與廢水處理是以生產酒精原料劃分的,即分為玉米酒精糟和薯干酒精糟。這主要是因為玉米酒精糟的蛋白含量高,有較高的飼養、經濟價值。 在玉米酒精糟的綜合利用和廢水治理工藝中,固液分離可采用臥螺式離心分離機、板框壓濾機,濾液濃縮可采用降膜式蒸發器(多效),干燥可采用轉盤式干燥器(即平板接觸式干燥機)。濃縮工藝冷凝水的好氧治理可采用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 薯干酒精糟的綜合利用和廢水治理工藝中,由于薯干酒精糟蛋白含量低,一般是不生產蛋白飼料,就用厭氧—好氧工藝。薯干酒精糟的固液分離同樣可采用臥螺式離心分離機、板框壓濾機,濾液厭氧發酵生產沼氣,可采用接觸工藝或升流式厭氧污泥床(酒精糟濾液的懸浮物需符合該工藝要求),好氧工藝可用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等。 2.味精行業 味精生產的主要污染源是離子交換尾液(即流出液),其COD可達30000mg/L,SO4可達4000mg/L,pH=1.5,擬采用濃縮干燥工藝,生產硫酸銨復合肥料,離子交換柱洗滌水與生產淀粉廢水、制糖廢水等混合采用厭氧—好氧工藝(直接用好氧工藝也可)處理后達標排放。 味精發酵廢母液的治理中,離交流出液濃縮可采用四效降膜蒸發器,將流出液從Be=6-7濃縮到27,然后噴漿造粒生產有機復合肥料(含氮16%)。中濃度廢水(生產淀粉、制糖工藝洗滌水和濃縮工藝冷凝水等)可采用厭氧—好氧工藝,也可直接采用二級活性污泥工藝。 3、白酒、檸檬酸、啤酒、淀粉、乳制品、屠宰及肉蛋類等行業 白酒、檸檬酸、啤酒、淀粉、乳制品、屠宰及肉蛋類行業中,淀粉生產工藝產生的玉米浸泡水可采用雙效或三效蒸發器濃縮生產液體培養基,除此之外,大部分行業產生的均是綜合廢水,即洗滌水、沖洗水等,污染負荷在400~500mg/L到5000mg/L,基本上在厭氧—好氧工藝和直接好氧工藝的最佳范圍,因此可以進行不同組合。厭氧工藝可采用接觸式、升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厭氧內循環反應器(IC)等,好氧工藝可采用活性污泥法、氧化溝、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循環式活性污泥法(CASS)、接觸氧化法等。處理后達標廢水排入周圍水系,也有個別廠在污水處理后,將COD為500mg/L的污水進入城市污水處理設施。 四、環保設施運行情況、處理費用(單位污染物)達標情況 淮河流域食品與發酵大中型企業都籌建了廢水治理裝置,廢水經處理后能達標排放;小型企業污染防治措施普遍不力,有些企業盡管有處理裝置,但不能堅持長年運行,特別是小型白酒企業(年產量1千噸以下),淀粉企業(年產量1千噸以下)沒有完整的廢水治理裝置,生產中只是將廢水經初步沉降后即排放,盡管廢水排放量小,但也在污染周圍環境。 廢水處理的運行費用如下: 酒精糟濾液厭氧—好氧工藝治理,每噸廢水3~4元; 白酒鍋底水等厭氧—好氧工藝治理,每噸廢水1.5~2.5元; 啤酒綜合廢水兩級好氧治理,每噸廢水0.8~1元; 味精制糖廢水厭氧—好氧工藝治理,每噸廢水1.2~1.5元; 淀粉、淀粉糖廢水厭氧—好氧工藝治理,每噸廢水1.2~1.5元; 乳制品綜合廢水厭氧—好氧工藝治理,每噸廢水0.6~0.8元; 檸檬酸中和廢水厭氧—好氧工藝治理,每噸廢水1.5~2.5元。 五、目前開展的清潔生產工作 為從污染源頭進行處理,變末端處理為對全生產工藝過程進行控制以及大力發展高效、低能耗的治理技術,淮河流域食品與發酵企業已在開展清潔生產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具體情況如下: 1.正在逐漸淘汰的生產工藝 淀粉質原料高溫蒸煮糊化工藝,稀醪發酵工藝,低濃度發酵母液提取工藝,生產用水全開環工藝,無限制使用和排放沖洗水、洗滌水的工藝,冷卻水和冷凝水直接排放無循環再利用的工藝,單效濃縮工藝。 2.正在大力開發與推廣清潔生產工藝 工藝廢水(酒精糟濾液、淀粉洗滌水)分離回收有價固體組分降低濃度后回用于生產;玉米原料半濕法脫胚,脫胚玉米粉發酵生產酒精,考慮綜合效益擬改用玉米、小麥淀粉生產味精、檸檬酸、淀粉糖;玉米原料分離胚芽、蛋白質、纖維產品后生產淀粉,并將生產用水實行閉路循環;啤酒糖化麥糟干出糟;啤酒一段麥汁冷卻;食品與發酵各行業生產合理利用冷卻水、冷凝水、洗滌水。 3.正在積極做清潔生產工作 ── 從源頭及生產過程減少廢棄物的排放,提高市場份額使企業效益最大化。 上一篇清潔生產的有關事項 |